-
肥胖對健康的影響
2013年美國已將肥胖定義為疾病,雖然肥胖本身不會為身體帶來不舒服的症狀,但是其實身體已進入慢性發炎的狀態。當肥胖問題一出現,日後便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癌症、關節炎、膽結石、氣喘、肝炎、不孕症…等問題,且死亡率會提高。
-
飲食與肥胖的關聯性
幾乎任何進到身體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都會轉成熱量,當這些熱量多於身體供給活動及基本維持生命作用所需要的量時,身體變會以脂肪的形式作為儲存。每一公斤的脂肪約7700大卡的熱量累積而成的。除了控制熱量之外,食物的性質也會影響脂肪堆積的容易度,特別是精緻度越高的食物及含有豐富油脂的食物。
-
減重的好處
生理上的改善
體力及精神變好,獲得慢性疾病的機率下降、若有慢性疾病者,病況控制會更好。國外實驗證明,每減少10公斤的體重,死亡率可下降20~25%、可減少一半得糖尿病的機會,心絞痛的症狀可改善,血壓及血脂也有下降的趨勢。
心理上的變化
當減重後,心情會變開朗,較不會容易焦慮。在外觀上線條變得好看,衣服的選擇性變多,穿著打扮會變得比減重後更帥/漂亮,相對的自信也會提升,自我認同感也較高。在交友、婚姻、就業、升遷及地位成就上,也會因為外觀及自信的改變,而變得更如魚得水。
-
減重的迷思
-
使用減肥藥 → 用非法的成分、合法藥物的副作用增加代謝,對身體代謝及肝腎造成負擔及傷害,或是用利尿劑及瀉藥製造體重減輕的假象。
-
節食不吃 → 即使會變瘦,但肌肉也會流失,反而體脂率容易上升。
-
只吃特定幾種食物 → 營養不均衡,幫助建重的營養素會不夠。
-
不吃澱粉 → 可能會有酮酸中毒危險,而且人體是需要澱粉幫助脂肪燃燒。
-
減肥束腰帶 → 把脂肪推到別的部位。
-
減肥霜/乳液 → 被角質層擋住,乳液只能停留在表層,無法深入脂肪層。
-
只運動不控制飲食 → 只能消耗一、兩百卡的熱量,很容易熱量就吃回來,有的運動只能將脂肪轉成肌肉,體重下降不明顯。
- 正確的減重方式
-
均衡低熱量的飲食搭配運動。
-
減少精緻的食物,配合低糖低油低鹽高纖的飲食原則。
-
三餐定時定量,減少宵夜及零食。
-
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
多喝水,以每公斤體重X 35~40 c.c., 少含糖飲料及酒類。
-
減重以一週下降0.5~1公斤為安全合理的減重範圍。
以下為目前提供服務:
營養顧問(個人/公司行號):2000元/小時
講座邀約:3000/小時起
特色課程
企業/公司:媒體採訪/邀稿、講座與保健食品教育訓練、企業營養顧問
擅長領域:壓力、情緒、心理學飲食。瘦身調和。催眠
擅長領域:壓力、情緒、心理學飲食。瘦身調和。催眠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