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在2019年底到2020年初網紅產業大崛起的時候嗎?那時候我開始預言營養師做自媒體,幫產品代言與推薦,若不快點轉型增加變現技能,會變得越來越不值錢,被取代性越來越高。在去年,大量靠肖像授權與業配合作的營養師案件量銳減,剩下少數能夠幫廠商帶貨的營養師活躍,而我們曾經合作過的許多營養師因為合作數據在演算法改變後變得不漂亮而被廠商淘汰。

 

在這個時間點接續AI崛起,過去許多有真人營養師的公司,逐漸開始用AI取代真人營養師,讓我反思營養師的過去的教育制度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為什麼價值越來越被打壓?

 

這半年,我同事跟廣告公司夥伴在台灣幫忙公司帶實習營養師,對踏入商業領域的她就是震撼教育,一個沒有粉絲的營養師,我們很賣力地把她推銷給某知名的豆漿拍廣告。因為營養師對要營利的公司而言,是負債而不是資產,如果不是靠我們用引導廠商把營養師整合在服務必選中,營養師合作從來不是優先考量。我們靠著我們廣告數據成績去彌補營養師商業上的弱勢,成本超級重,最後我們自己也做了結論,如果只會營養的營養師真的最後只能靠賣臉。在這個我們爭取到一點緩頰的空間,如果不趕快補足軟實力終將還是會被淘汰。

 

身為公司老闆的我,也經常面臨靈魂拷問:我想要維持營養師的價碼,但是營養師的競爭力真的無法在市場中存活。對於產業的未來我相當的堪憂。

 

上個月被邀請到臺南營養師公會分享自我行銷(雖然我不知道我少人聽得懂,因為我初學行銷的時候也是聽很久才開竅),最後講到給AI指令做內容,我收到反饋很多人還不知道怎麼樣操作GPT,更不知道AI發展有多嚴重的影響到營養師的未來。

 

我最近實際測試,重新訓練GPT學習我過往的文章風格、結構,我只用一小時完成,接下來產出社群內容,4個小時我可以完成3篇5頁IG的滑動圖文+文案,這意味的什麼?,如果無法做出差異化,8篇收3萬的圖文的接案底價一點競爭力都沒有。一個月20天的工作天、一天工作8小時,6篇*20篇=120篇的產值,老闆只要找一個很會玩AI的大學生付35K,就取代產一個月只能產8~10篇文章、薪水45K的營養師,而且只要會知道怎麼找論文、懂得下指令給GPT,產出水準、吸睛度比甚至比多數營養師好。

 

傳統的教育體系與遵循醫療訓練,請允許我用強烈的字眼,不得不說,正在扼殺營養師的未來。

過去醫療體系需要遵循醫生By Order,聽從、複製學長姐的專業權威,有Paper背書的才是對的,在我的思維中,這就像是訓練高級機器人一樣,一切都是很荒謬。長期待在這樣的環境,都會失去獨立思考、批判與想像的能力。而在未來AI發展的環境下,這些能力很重要,因為這是它們做不到的事。

 

這樣的能力像什麼樣子?就像是廣泛認知中,連續睡眠8小時是健康睡眠習慣,你敢不敢去挑戰說2~3段式睡眠才是順應人類生理需求? 面對幾十年都在用的算熱量減重,敢不敢去去質疑存在的問題?別人告訴你錯的是,有沒有辦法你找到對的答案?

 

最近為了畢業論文,我遇到一位YT擁有40萬粉絲的英國醫生,他在YT經營上靠流量就能有收入了,他問我他想要透過YT資源作線上教育平台可以怎麼做?根據他的問句回答問題提供解方是多數人的習慣,但是我的直覺反射是直接挑戰他的想法?你有想過透過策略整合產業鏈擴大對於民眾更大的收益嗎?我甚至直接忽略挑戰英國的醫療轉介系統問題,他更有興趣想要跟我深聊。這就是很有膽式的去挑戰既有市場,去創造新的機會與可能性,沒有過往範例參考、破壞規則、創新想法憑空無中生有,這是人類才能做到的事情。

 

任何一種知識建構起來的產業體系都正在崩壞,只有跳脫常理與認知的事務,並且持續學習建構因應時代的能力去達成目標,才會有長遠持續的價值。這也是我在這五年中刻意強化的能力堆疊我的不可取性與價值。因為不順應時代的改變,終將被時代淘汰。我知道最近有許多人剛考上營養師,這個時代沒有卷,只有更捲。只有趁年輕有新鮮的腦袋還沒有思維固化、踏出營養圈以外的世界多走走學習,未來的世代是跨領域與整合資源的時代,今天選擇努力的方向,將會決定10年後你的收入會不會翻倍成長。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營養師 朱瑞君 的頭像
    營養師 朱瑞君

    朱瑞君 營養師/靈性工作/創業家

    營養師 朱瑞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