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常在營養諮詢時候,遇到個案無法好好的控制飲食或改變行為模式?
你也常常因為無法立即讓個案有感,而一、兩次的諮詢後人就消失,沒有再出現了?
也許前面兩者都沒有遇到,但是當個案一不諮詢,固態又萌發? 因為我有學過催眠,很多營養師會問我是不是該去學,可以更有效讓個案有遵從度,效果提升? 其實催眠本身練的是一個諮詢的底子,你會更知道溝通時的用字遣詞精準影響一個人的行為,但仍然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一次催眠需要30-60分鐘,效果維持因人而異,短則3-7天的時間有感。而後我又更深入在研究如何更有效率的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模式。
在偶然在找諮詢師諮詢的時候,接觸了肌動學(Kinesiology),我第一次見到諮詢可以結合肌肉檢測去做覺察與狀態改變的前後測,然後中間聊天過程的架構能夠深入到從信念、自我認同的層級改變整體模式(後來被定義的名稱為:調和),讓我感到太震驚,我就決心想更深入的學習。
在調和的肌動學領域中,我最喜歡的是“觸康健肌動學”,他是由John Thie 醫生從“應用肌動學”下分支出來,整理成一般民眾都能輕易學習在家作為保健用途,雖然稱作肌動學,但是他是用身體狀態整體觀,結構、情緒、營養三個重要身體平衡“根本”,來促進身體的“自癒力”恢復到安康狀態,相當好用的輔助病後、創傷恢復及健康促進保健。
有些物理治療師已接觸學習觸康健、應用肌動學等領域,而在觸康健中其實營養調和也占了很大的內容,不過台灣還沒有營養師背景的觸康健導師,在營養內容的主題還能有很大空間充實於講授內容,目前我也正在往這個方向努力,另外我也很開心之前已有五位營養師跟著我一起上課學習,後面也有五位營養師開始從教育肌動學“丹尼遜健腦操”(以個案為本,促進全腦的行為學習)開始學習起。
當諮詢不再只是一般營養知識,而是帶給個案真正能夠落實的健康呢? 在觸康健1-4階、五行隱喻課程中,從認識14條肌肉到42條肌肉,每條肌肉對應的經絡,矯正的脊椎反射點、血脈反射點、淋巴反射點、營養素、情緒壓力調和、掃經...等等的基礎,再來是怎麼做好的目標設立,好的目標設定能夠精準打中這個人能改變整體狀態的行為表現最關鍵的點,過程中溝通引導的技術還有隱喻技巧去協助個案釐清自己的最深沉的渴望與真正想要的生活,找到真實自在的自己。
調和不只是帶給個案安康,因我自身提升,讓個案與我有深度的連結,進而讓個案有重大突破的改變。
與大家分享John Thie在生前所做的個案示範影片,這是觸康健1階課程中基礎的14肌肉見招拆招,透過短短10分鐘的時間改變一個人的信念,在中間對話過程中所提的問句,也是從肌肉訊息中隱藏的議題、也有隱喻了解到這個人的行為模式表現卡住的內容。
我在“調和”領域學習已投入3年多的時間,因為調和的專業性與養成是需要有耐心與極大的使命,不可否認投資非常多的錢在紮實的深造學習與不斷的演練技術,除了因為調和在我身上獲得很大的改變外,同時我非常看好在未來5年內的市場將會被打開,我與阿蘇文創團隊在產業界大力的推廣“調和”的文化與觀念,明年我便要開始轉職做“營養調和”的領域。
因為近一年的客戶需求量漸漸增加,我們也在積極找尋對這個領域發展感興趣的朋友,願意一起學習與成長,進而能培養成合作伙伴們,畢竟這樣的技術在台灣非常新穎,但在大陸地區、香港已是非常熱門的,在阿蘇文創是在台灣對著領域有非常多的經驗,我想分享這個在台灣市場新興的技術讓大家認識,特地邀請阿蘇文創的調和導師為我們開分享會帶大家初步認識什麼是”肌動學”、什麼是“調和”怎麼應用於工作中以及他的市場性與發展狀況,歡迎大家一同參加。
https://phttps://youtu.be/gIXBKXoIb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