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諮詢與調和技術與體驗分享 (26)
- Nov 09 Mon 2020 20:52
靈氣的支持能量
- Jul 20 Mon 2020 21:00
調和要做多久能看到效果?
我最近收到了些個案的回饋,例如三個禮拜前到保險公司玩桌遊後,從桌遊覺察後面帶到做溝通的小調和,中間都沒有做後續服務、或是功課追蹤,今天收到了個案會跟回饋,上次提升了「溝通的自信」,讓他績效成長了近20%。
有的時候,做個小調和就能有這樣的結果,有的時候可能需要調和其他基礎,才能做到。因此調和通常都是用半年、一年長期性的規劃來評估效益。假設如上例子的個案,若是每個月都做調和之後這位個案的成長會變成什麼樣?
- Jun 15 Mon 2020 21:13
調和需要做多久?多久做一次?
很多朋友在做調和都會問到這個問題,假如我想要達到什麼樣程度,需要多久、多少次?
如果只是想「解決問題」,你做過1、2次就有很大的改變了,但是你能想像抱著「經營創造你想要的人生」的角度,每個月、持續2、3年之後會是多大的翻轉呢?
- Jun 09 Tue 2020 11:47
肌應檢測在測什麼? 淺談專業肌應學
調和的過程中,我們都是使用專業肌應學(kinesiology,過去稱肌動學)作為檢測工具,協助我們做自我覺察、認自己的狀態,搭配不同的諮詢技術整合,進而促進身心健康、提升學習效率、與各種表現提升、改變。看似簡單的檢測,實際上有非常龐大的學問、技巧、導師的知識底、中立性都會影響到做檢測的結果,需要大量學習與經驗。
我常常會收到別人給我看他在網路上找到有關肌肉檢測的影片,問我是不是這樣測?網路上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 Jun 04 Thu 2020 23:16
憂鬱症可以做調和嗎?
有很多人問我這樣的問題,憂鬱症治療是醫生的工作,所以我不接主述是想要治好憂鬱症的人。
但我的顧客中,很多有憂鬱症,我在調和過程中,不會把焦點放在討論為什麼憂鬱,雖然大家都會很滔滔不決的與我描述他們的心路歷程,這段我只做“傾聽”、“同理”,建立信任以後,然後請他們把過去的憂鬱暫時收起來。因為接下來我更在乎的是你的未來,假如今天你沒有憂鬱症,你的人生會有什麼不同?你有什麼夢想因為憂鬱症讓你沒辦法完成、不相信自己能夠完成的?
- Mar 17 Sun 2019 01:56
觸康健 - 輔助營養諮詢的好技術
- Mar 11 Mon 2019 18:58
觸康健課程 - 施馬修 姿勢與反應性肌肉
這兩天阿蘇文創邀請觸康健Touch for Health® Kinesiology 的掌門人 施馬修來到教室,帶我們玩反應性肌肉❤️
- Feb 18 Mon 2019 20:30
觸康健 - 什麼是反應性肌肉呢?
你是否有長時間的肌肉不舒服、運動幅度受限、疼痛、緊、抽筋,看醫生結構都正常,但找不到原因,也治不好?其實真正的問題並不是發生在疼痛的肌肉(作用肌)而是隱藏在身體其他部位功能比較弱與之拮抗的肌肉(反應肌),透過反應性肌肉調和,我們使用肌肉檢測找出作用肌,從肌肉、經絡與神經訊號傳導之間的特性找出作用肌與反應肌,並且鍛鍊功能不足的反應肌,來平衡肌肉之間不平衡的狀態。
- Sep 05 Wed 2018 11:41
反應性肌肉調和 - 體驗分享 觸康健 自在揮灑講課
貼心提醒:如有身體不適問題須顯給予醫生做檢查診斷與適切的治療。
觸康健為整合醫學中屬於一般大眾可於家中自行做保健養生的技術,不可取代正規治療。
- Jul 24 Tue 2018 14:44
創傷調和 - 體驗分享 觸康健往事調和 一歲的記憶
觸康健除了在身體不舒服、疼痛、痠痛、悶、過敏上做保健外,對於心理創傷平衡,也有非常安全的調和流程。我自己以前接觸過身心靈,以及跟別人交流下,經常遇到很多人會想透過身心靈各種療法,透過不斷的訴說自己過去很多很不幸的事情,釋放過去創傷。在其他篇文章,我也提過,不斷的去討論創傷,並不會使人成長,反而會製造更多的情緒、更多的二次創傷,甚至有時候沒有創傷也還為自己製造創傷,為的是討更多的拍,而逃避自己真正的問題(當事人大多沒意識到,只是本能大腦會為了保護真正脆弱不願意面對的事)。嚴重的話,諮詢過程可能情緒大崩潰,沒諮詢沒事,諮詢反而所有問題都爆發出來,身心能量更混亂。之前有個芳療的諮詢師與我說,他常常遇到客戶當下諮詢完,一發不可收拾不知道怎麼辦。在調和的世界,除了透過目標設立下,建構安全的程序進入創傷的學習,觸康健中有專門針對直接平衡過去往事的方法,有一整個安全程序的設置,協助個案能夠用客觀的態度、健康與穩定的精神狀態進到過去創傷。對於自我覺察能力好的人,甚至能帶到自己沒有預料到的過去事件當中。
- Jul 11 Wed 2018 14:57
高穩定心理狀態,才能做高品質創傷療癒
心理狀態高度穩定、內在資源的充足時,
才能做出有品質的創傷療癒❤
- Jul 10 Tue 2018 23:35
工作調和 - 化解情緒緊張展現個人品牌的自信與價值
在因緣際會之下,有一個陌生個案剛好看到我的臉書在找觸康健體驗個案,於是就接了,在了解之下,她是一位在工作與事業上是個很有能力與幹勁的女強人,從跟她聊天過程當中,可以感受到在工作上認真負責、並且過去擔任高階主管,協助公司許多業務的開拓,而現在開始自己創業做自己想做的事。她曾經學習身心靈領域有一段時間了,找我的原因是覺得自己感覺很焦慮,雖然從外觀上感覺她非常的穩,應該是很了解該怎麼自我調整,但是她仍想認識自己更多。
- Jun 28 Thu 2018 12:14
孩子鬧情緒怎麼辦?親子溝通調和 - 體驗分享 觸康健見招拆招
如何與孩子溝通是許多當家長需要學習的課題,但卻也是困難不知如何拿捏的。
- Jun 19 Tue 2018 12:50
學習調和 - 體驗分享 觸康健視覺調和
視覺調和是一個小的調和,但是小調和有時候也可以做很深,它的威力也很強。
要做到好的品質,有三個要點:1. 調和程序的步驟 2. 導師引導的功力 3. 個案本身的自我覺察能力。
- May 17 Thu 2018 14:05
人際調和 - 體驗分享 觸康健行經解新痛
- May 09 Wed 2018 00:09
諮詢演練整理 - 追求理想或是妥協現況
在要改變、跳脫慣性模式,首先必須做目標設立。
要設定精準的目標並不容易,過去我們在健腦操中所談及腦神經能夠輸入的目標設立,必須要有四點:主控(自己能力可以改變)、清晰(7歲的自己聽得懂、定義有清楚)、正向(正面的表述詞句)、振奮(講述的時候是有神的)。越是核心並且接近真實水平,達到最深沉的渴望的目標,經過調和以後,平衡能夠打破越完整的模式。
- May 02 Wed 2018 14:36
感情溝通調和 - 體驗分享 觸康健14肌肉見招拆招
感謝我的觸康健練習個案的心得分享, 這是一個跟我年紀差不多的營養師,剛開始見面的時候,我以為是我的狀態很混亂,我在表達上變得不流暢,後來發現原來是對方的能量干擾。他在一個很焦慮、急躁的狀態,跟我分享他最近情緒問題很多想要改善,特別是面對同事相處的時候,有的時候被很緊、還會影響到頭痛。同時他也覺得在跟伴侶相處的時候也有相同的狀況,在溝通上經常感覺有許多情緒跑出來。從聊過對於目標的設立後,他希望從這裡開始改變感情關係到工作人際關係。
在前幾個肌肉測試中,他身體不是特別氣盛狀態,不然就是無力抵抗,有幾個地方做了很久的脊椎反射矯正,才恢復有力量,也有部分做血脈反射與淋巴反射穴位。一直到做到心包經,與他聊到是否有什麼慾望或是有什麼樣無法戒除的壞習慣,他才發現自己的狀態,看似是別人依賴,但是沒有看見自己也在依賴。當發現自己需要學會放下的時候,身體能量立刻被平衡,其他所有肌肉測試全部都是扣緊的狀態,輕鬆就能展現他們的力量,而且原本頭痛平分為7分降到0分。隔天我再詢問他與同事相處的狀況,也發現他可以心平氣和的與同事溝通了!
- Apr 30 Mon 2018 17:31
工作調和 - 體驗分享 觸康健14肌肉見招拆招
感謝我的觸康健練習個案的心得分享,她跟我一樣是一位營養師,目前正在工作轉換期,為了希望預備自己在新的工作上有效率、能專注工作、準備足夠專業感給予位來營養諮詢的客戶而找我做觸康健,在過程當中,我協助她在看見自己做一件事情背後動機與意義,從設定目標上,透過14肌肉找出身體、情緒、營養上需要修正及堵塞的能量,來提升她在工作語學習上想要得到的自信與價值感。以下是本次調和的心得分享:
- Oct 18 Wed 2017 12:53
諮詢技術 - 目標設立 從情緒背後渴望與信念
今天上課在講人與壓力的關係,老師問說哪裡來的壓力,我說工作,測出有兩個信念,然後
今天示範的同學背痛,然後往下去探討信念,原因出在他在三天前,對一個人的情緒背後的
(表面的情緒,是為了保護不想被發現/知道的真實渴望,承認真實的自己,平衡人內在的真實需要,展現內外一致性,就不需要帶著壓力、情緒,強迫自己成為應該要成為的人,或是別人所期待所成為的人)
- Sep 05 Tue 2017 11:30
大腦科學 - 捨遠大求近小